茶马古道
日期:2014/9/5 点击:2031 |
小 中 大 |
打印 关闭
唐代以前,西藏地区一度是少数民族吐蕃、游牧部落松散居住的地区。到松赞干布这位传奇英雄时,他以文治武功的超人能力统一了西藏各部落,其实力逐渐强大起来,连大唐王朝也感到了压力和威胁。不得不用和亲的政策来收复吐蕃,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就成了第一个汉人远嫁藏区,并且肩负了和平的责任。文成公主进藏时带了许多汉人的土特产和生产技术,其中茶叶引起了吐蕃人的浓厚兴趣,开始在吐蕃上层人士中传开。由于吐蕃民族爱吃油腻重的牛、羊肉,又没有什么蔬菜可吃,严重缺少茶叶这种滋润的饮品,中和食物,于是茶叶迅速普及西藏地区,带动了汉与藏的茶马互市。
荥经是有名的边茶供应地和茶马古道交通要道。严道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是南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流的重镇,由于中央政权的更迭,少数民族的侵扰,战争连绵使南丝绸之路一度中断。至唐后因与吐蕃边茶生意的交易,促使南丝绸之路又走上了历史舞台。
古时各种道路的开辟都因民间的交往所需而开始,又由于官方的政治或经济需要而开辟成官道或大道,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也一样。茶马古道是继承了南方丝绸之路,又因其独特所需而有所发展。南方丝绸之路从荥经至汉源的路线,战国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都没有改变。即从严道古城至花滩、荥河、泗坪翻大矿山而进入泸定和汉源仅此一条官道。这条官道上发现的何君阁尊楗阁刻石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唐以后由于与吐蕃茶马互市的交易日益繁忙,只此一道的问题阻碍了茶马互市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加宽道路或者另辟捷径,但由于群山环绕,一山连着一山,悬崖陡壁不可能加宽道路,于是就只剩另辟捷径这一条路。
大唐国力强盛,加之吐番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力决定大唐必须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民间交流早有的羊肠小道,经过加宽加固,便形成了茶马互市的茶马古道。从雅安出发的茶马古道主要分两条,一条即是官道或大道,另一条即是民间商道或叫小道。大道在沿途设有脚店、客店,脚店主要用来宿放牲口,客店用来住宿“背子”,就是背夫。小路因为骡马难行,所以一般只有客店而少有脚店。荥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朝廷因需从此处运送物质和军饷,因此是官道大路。
荥经到汉源的这条官道是从县城出发经严道古城,沿荥河南岸至花滩,折而向西经石佛寺,过大通桥进入安靖,继续前进进入凰仪,开始翻越大相岭,进入汉源境清溪。荥经到汉源和泸定的小道有一条,那就是在被废弃的南丝绸之路的悬崖峭壁间。
荥经的茶马古道非常有名,是因为荥经产的边茶质量好,藏区人民非常喜欢。另外由于荥经是官道,而且因为路途遥远艰辛,骡马难行,运输量又大,主要靠人力背运。
背夫是最苦的谋生方式,茶包用篾条包装,20斤一包,一般每人背十到十二包,负重二三百斤,翻越大相岭,日晒雨淋,风雪严寒,艰难困苦无法想象。但每包茶的运价仅一斗米左右。背夫们用“背夹子”将茶包捆起来,手拿一根丁字形拐杖,俗称“拐子”,用来息气时支撑茶包,背夫们还每人用篾条圈一个圆形挂在胸前,用来刮汗,俗称“汗刮子”。另外背夫们也有女性,因负荷太重,山路崎曲“方便”困难,所以女背夫们每人都有几匹笋壳,站着也能“方便”了。
从天全至荥经要经过三个驿站,即新添站、靖口站和黄泥铺。如今仍能看见石板路上用“拐子”和马蹄走出的深深印迹。至今仍有一些“幺店子”和商铺,街道保持有古朴的原始风貌。著名的大通桥明以前是用竹木搭建,因边茶贸易量的扩大,官府筹集民间资金修建了至今远近闻名的由整条石板铺设而成的大桥。大桥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可为巧夺天工。更为难得的石佛寺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依然屹立在茶马古道旁。石佛寺主龛凿于唐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应是初开茶马古道之时,由于道路艰险生死难料,人们就在此依山凿刻了237尊佛像,希望神灵保佑过往的行人、商贾。以后宋、明各代均有补凿,其中“男身观音”为佛教传入荥经注入了新鲜的元素。
对这两条文明古道的开发,由于是大概念,我们已经落后名山、天全,也缺乏实在的载体,所以应以打造姜家大院、何君阁道碑为重点,其次是大相岭。